寄生植物也是要相親的吧,它們可不想把自己的一生就那么隨隨便便地托付。
高山松寄生,就專一地等待著高山松,直到有一天和它相依為命,分擔(dān)寒潮、風(fēng)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每一陣風(fēng)過,它們都相互致意。
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高山松寄生,一生都追隨著高山松,共同生活在西藏東南部海拔3000米左右的江岸。它們的媒人是鳥。
每年春季,高山松寄生也開始吐出新綠,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當(dāng)然,在此前的冬季,它就那么一直陪著高山松共同經(jīng)受風(fēng)霜雪雨的洗禮。畢竟,它是常綠灌木,有著堅忍的一面。不曾有人見過它的葉子,也許它們曾經(jīng)美麗,但愛上高山松的偉岸,注定自己也要有所修煉,葉子退化掉不要緊,至少可以在高寒、干旱的環(huán)境里與愛人相濡以沫。
4-6月,高山松寄生開出無數(shù)的黃色小花,8-9月,果實成熟,直徑只有3毫米的黃綠色卵圓形果實挺立枝頭,晶瑩剔透,不僅好看,而且味道甜美。
于是鳥兒飛來了,吃下了那些香甜可口的果子。果肉黏黏的,倒是不好消化呢,排出體外的時候,就那么黏黏乎乎粘在鳥兒的屁股上。鳥兒只好借助樹干或樹枝來擦干凈屁股,就那么把種子蹭下來,隨即,殘留的黏性果肉把種子粘在枝干上。
愛的種子總是神奇的,它能分辨出誰才是真正可以以身相許的對象,對不喜歡的,它們選擇無動于衷。只有碰到高山松,它們才不加掩飾地釋放愛的信號。種子發(fā)芽后先伸出主根扎進(jìn)高山松的枝干里,然后頂芽再生長成為莖干,從此它們血脈相連。它用一簇十多厘米高的嫩綠枝條裝點著高山松灰暗的枝干,但絕不霸道生長。與茂密的高山松相比,它們看起來很有些形單影只。
與完全的寄生植物不同,槲寄生科的高山松寄生活得謹(jǐn)小慎微,它們靠高山松的枝干提供水分和無機鹽,同時也靠自己綠色的枝條進(jìn)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養(yǎng)料。在這樣一場貌似依附的戀愛中,它們彼此找到了平衡的支點。它,愿意做為樹的形象和高山松常綠在一起,這才稱得上堅貞吧:不僅愛它偉岸的身軀,也愛它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