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山》第三季融媒體系列節(jié)目 今天我們關(guān)注第二集 《石頭上種樹》(下)
2025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剛強來到拉薩,參與慶祝西藏自治區(qū)成立60周年宣傳片拍攝,這也是剛強于2009年援藏交流后,再次與西藏的“重聚”。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剛強與西藏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多吉堅參、卓嘎、李悅瑋一起,來到南山公園。站在山上遠眺,看著南北山如今郁郁蔥蔥的景象,剛強不禁感慨良多。荒山變綠林,凝聚著太多人的汗水與付出。 俯瞰南北山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剛強與南山公園護林員扎西曲培一起,在南山公園的山上種下了一棵小樹苗,并取名為“多吉”,“多吉”在藏語中意為堅固、永恒,寄托著他們對這棵樹苗的美好期許,希望它能與南北山的億株樹苗共同茁壯成長,扎根大地,守護這片青山。這樣的體驗也讓剛強更加理解南北山綠化工程的不易。 剛強與扎西曲培一起種下一顆樹苗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南北山的種植條件非常惡劣,“讓樹上山”其實并不容易,每一抹綠色背后都是人與自然的極限較量。 地勢陡峭,給植樹造林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最初,樹苗只能依靠騾馬從山腳馱運到山上各個角落,費時費力,一天也運送不了多少樹苗。 除此之外,在山坡上挖樹坑也非常困難,由于山體大部分區(qū)域土層瘠薄,石礫含量較高,有時候還得帶著電鉆一點點鉆。種種不利因素,讓南北山綠化工程困難重重。 在石頭上種樹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好在如今,建設(shè)者們用智慧與汗水,一點點攻克了這些難關(guān)。南北山綠化工程有了更多高科技設(shè)備的幫助,從最初人背馬馱的傳統(tǒng)方式,到如今被科技賦能。 無人機吊運苗木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從無人機運送樹苗到多光譜檢測苗木生長狀態(tài),從智能噴灌再到智慧控制中心的全面監(jiān)控,人們正用科技與智慧,喚醒沉睡的山巒。 剛強體驗輕點手機后精準噴水的智能灌溉設(shè)備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參與南北山綠化工程的建設(shè)者們,用四年時間,讓百萬余畝新綠在這里扎根生長,讓綠色覆蓋這壯麗的高山之巔。 南北山綠化工程,以“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為目標,未來,南北山便會如同兩條綠色的哈達,圍繞著拉薩河谷。 綠染南北山 圖源/紀錄片《問山》第三季
本季《問山》系列融媒體節(jié)目 將邀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新聞聯(lián)播主持人剛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財經(jīng)節(jié)目中心主持人孟湛東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科學類節(jié)目主持人高澤民等 多位央視主持人 帶領(lǐng)觀眾一同探訪南山公園,感受這里的變化;體驗拉魯濕地后山風化巖造林的艱辛;在乃朗谷找尋野生動物的足跡;在才納感受山體沙化治理的智慧與決心;以及在墨竹工卡實地采集鄉(xiāng)土樹種等。更多精彩內(nèi)容,敬請關(guān)注《問山》系列融媒體節(ji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