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涉及采伐時,需要在項目擬使用林地下加上需采伐林木情況(并附上采伐、移植林木情況表);項目區(qū)基本情況,要結合項目區(qū)實際情況來寫;林地林木資源情況:要寫地類、小班、面積、優(yōu)勢樹種、林木株數、林木蓄積量,再寫具體樹種、平均樹高、平均胸徑、林木蓄積量,地類的郁閉度等;寫完后寫喬木蓄積量(經現場調查確認,共有林木XX株[胸徑大于5cm共有XX株,胸徑小于5cm共有XX株],均為未成林幼樹),其中:按地類分:XXXX;按使用林地性質分:XXXX等。其他林地認定為具體地類的,屬于屬性因子調整說明情況這塊的寫實需要結合項目具體產生的影響來寫,尤其是對自然景觀的影響。(項目選址選線是否真的對自然景觀產生切割作用)1、項目建設必要性分析(這部分結合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項目初步設計來寫,書寫要具備邏輯性);2、項目選址、選線合理性分析(規(guī)劃區(qū))符合什么規(guī)劃(附上相對應的規(guī)劃圖);如果項目存在比選方案,就羅列出來,對比方案中總體用地規(guī)模、占林地規(guī)模,其他情況依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者初步設計進行補充說明。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違法使用林地的注意要點建設項目違法使用林地1、違法使用林地已經查處到位(有行政處罰決定書、繳費發(fā)票、處罰面積的矢量數據);2、核實林地小班,將違法小班單獨區(qū)劃并做追溯(小班數據庫中為林地,現地已經被破壞,需要核實歷年“一張圖”數據,追溯到該小班違法前為林地的數據,并在編寫的可研文本中作說明。);3、違法使用林地在區(qū)劃違法小班時,要根據處罰決定書上的違法面積大小來區(qū)劃 ,一個處罰決定書的處罰面積可以大于違法使用林地面積,但不能小于;另外,如果一塊地涉及分批次處罰(涉及處罰不到位的情況),相關部門下發(fā)了多個行政處罰決定書,那么一個處罰決定書上對應的小班要確定,即處罰決定書上面的處罰面積對應的小班號為整數。舉個例子:假設一個項目違法使用林地面積0.0500公頃,1號、2號、4號小班面積共計0.0230公頃,存在未批先占現象,2022年12月XX縣林業(yè)局下發(fā)《林業(yè)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對上述小班進行處罰,處罰面積0.0230公頃,1號、2號、4號小班已處罰到位;3號小班面積0.02700公頃,存在未批先占現象,2022年12月XX縣林業(yè)局下發(fā)《林業(yè)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對上述小班進行處罰,處罰面積0.0270公頃。項目擬使用林地存在未批先占面積共計0.0500公頃,均已處罰到位。違法小班的區(qū)劃具體操作如下圖所示:如果疊加影像圖后發(fā)現有部分不是林地,但是這部分地塊在數據庫中仍然為林地,此時,就要將現地項目違法使用林地的情況告知分管的林業(yè)部門,后面的流程就是會對違法使用林地單位進行處罰,在違法使用林地的單位給編寫林地可研單位處罰決定書即繳費單后,林地可研可進入正常編寫流程。
打開與林地相交數據的屬性表,添加面積字段,用于計算小班面積。“ 填寫A.1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因子調查表的注意事項。”
A.1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因子調查表是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現狀調查表附表中的第一個表,主要填寫使用林地的小班屬性。
1、確定項目類型(1??基礎設施項目、2??公共事業(yè)和民生項目 3??經營性項目 4??城鎮(zhèn)、園區(qū)建設項目 5??其他),不同項目類型植被恢復費計算標準不一致。
2、村界、村名確定,數據庫中行政界限與林草數據不一致時,用項目區(qū)與縣鄉(xiāng)村相交,核查村名是否有出入,如果不一致,需要到現地進行核查。
3、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因子調查表均在拆分多部件要素之后進行填寫。(涉及編林地小班號)
4、地類的填寫參照林草數據(dlmc、xhdl)+現地調查,綜合確定具體地類名稱(如果地類不一致,需要在文本中寫明根據 xx 數據)結合現地調查,擬使用林地地類與 xx 數據存在不一致情況,項目擬使用 x 號小班,面積多少公頃,在 xx 數據中為其他林地,上述小班內主要優(yōu)勢樹種為什么樹,均以達到成林年限,故確認上述小班地類為什么(現狀地類)。
5、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代管區(qū)的林地類型為特殊用途林。
6、常用使用林地類型(防護林林地包括喬木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林地)。
7、起源根據現地調查來確定。
8、重點生態(tài)區(qū)域名稱:項目區(qū)處于保護區(qū)和濕地公園等,填寫相對應的名稱。
9、項目區(qū)距離保護區(qū)最近距離 0-2 千米,需要出保護區(qū)準入函,函的內容包括說明不在保護區(qū)內,對保護區(qū)無影響。
10、優(yōu)勢樹種的調查:以小班為單位進行調查。
11、齡組,樹高(目測法或者布魯來斯測高器)、胸徑(胸徑尺)分別中相對應方法測量,每公頃蓄積需要計算(單獨出一篇文章詳說),余下的建設內容、使用林地性質(永久、臨時)均按批復給的內容照實填寫即可。
在Arcgis中,項目用地紅線范圍與林地數據相交之后的數據是填寫林地可研的各個附表的依據。其中表A.1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因子調查表已經在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現狀調查表——如何填寫A.1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因子調查表這期文章中有講述。表B.1項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類型面積蓄積統(tǒng)計表填寫時最小的單位是村(社區(qū)),依次為鎮(zhèn)、縣,每個單位均需要依據權屬性質填寫,村(社區(qū))、鎮(zhèn)和縣均需要小計項目區(qū)使用林地國有和集體性質的林地面積。表B.1項目使用林地按使用林地類型面積蓄積統(tǒng)計表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中的附表—表B.2 項目使用林地按地類面積統(tǒng)計表,就是根據小班表(項目用地紅線與林地數據相交后的數據并已編制小班號)中的di_lei字段來填寫(是否涉及地類認定追溯問題看往期文章建設項目使用林地——與2022年林草濕資源“一張圖”數據不一致描述示范來判斷)。表B.3項目使用林地按森林類別面積統(tǒng)計表中有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根據小班表(項目用地紅線與林地數據相交后的數據并已編制小班號)中的森林類別字段來填寫。表B.3的使用林地權屬填寫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即可,同樣的,不論是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都需要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的林地權屬(國有/集體)來填寫,完成填寫建設項目使用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林地的小計,最終再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森林類別、林地權屬的面積進行合計。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中的附表—表B.4項目使用林地按林地保護等級面積統(tǒng)計表,就是根據小班表(項目用地紅線與林地數據相交后的數據并已編制小班號)中的保護等級字段來填寫。表B.4的使用林地權屬填寫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即可,同樣的,不論是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都需要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的林地權屬(國有/集體)來填寫,完成填寫建設項目使用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林地的小計,最終再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林地保護等級、林地權屬的面積進行合計。
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審核審批中的附表—表B.5項目使用林地按分森林類別按地類面積統(tǒng)計表,就是根據小班表(項目用地紅線與林地數據相交后的數據并已編制小班號)中的地類字段和森林類別字段來填寫。表B.5的縣(林業(yè)局)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的林地權屬(國有/集體)、森林類別、地類來填寫,完成填寫建設項目使用縣(林業(yè)局)的小計,最終再根據建設項目使用林地森林類別、地類、林地權屬的面積進行合計的統(tǒng)計。森林類別包括公益林地和商品林地,其中:公益林地又分為國家級公益林地、省級公益林地和其他公益林地;商品林地分為重點商品林地和一般商品林地,地類有:喬木林地、竹林地、特殊灌木林地和其他林地,這里其他林地在數據庫中可能為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等。假如一個小班的森林類別為22,di_lei為030100,qsxz為20,那就在表格中找到這個小班的數據,填寫森林類別一般商品林,地類喬木林地,權屬性質為集體,先是在縣那填寫,再在合計中填寫。